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专家技术指导组副组长回应每经:本次普查充分利用数字土壤制图等技术,实现查得准、查得快
12月5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进展成效。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副司长杨鹏介绍,土壤普查是对土壤形成条件、土壤类型、土壤质量、土壤利用及其潜力的调查。
2022年,遵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正式启动。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要求,计划用四年时间,重点对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土壤开展一次“全面体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采取了哪些新技术、新手段,确保查得准、查得快?
对此,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专家技术指导组副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所长吴文斌回应称,这次普查充分吸收土壤学最新相关研究成果,充分承接已有普查调查成果。同时,充分运用一系列新技术、新手段,全面支撑土壤普查高效率和高质量实施。
信息化工作平台大幅提升土壤三普运行效能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吴文斌在回答每经记者提问时表示,从普查理论和方法看,四十年来,世界和我国土壤学的发展为本次土壤普查的科学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如,土壤分类系统朝定量化方向发展,土壤三普一方面继承并完善了发生分类体系,同时也吸纳系统分类成果。在成果制图方面,土壤三普充分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土壤学的理论,支撑高精度成果图的编制。
从土壤普查实践看,在过去二十年里,相关部门也开展过全国国土调查和一些土壤专题调查。土壤三普充分借鉴了这些调查的经验做法,充分利用上述调查的成果,优化完善土壤三普的样点布设、指标化验、成果编制等。
从普查技术看,这次普查的全过程、各环节充分利用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移动互联、云计算、智能终端、现代测试化验、数字土壤制图等技术,全面提升普查工作的协同性、高效性、可控性,做到全国一盘棋,实现查得准、查得快。
在外业调查采样环节,设置了电子围栏,到达布设样点位置100米半径范围内才能够进行调查采样,这样“一点一坐标”的方式确保样点典型真实。吴文斌介绍,通过外业调查APP可实时填报上传数据,后台同步进行质控和审核。
在样品流转和制备环节,采取“一码一身份”的方式,每个样品都有专门的编码,分配不同的测试指标,流转到不同实验室,实现可追溯的全程数字化管理。样品制备时可通过在线视频随机抽验操作的规范性。
在内业测试化验环节,广泛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现代监测仪器设备,实现了快速、批量检测土壤有效态元素、微量元素等系列指标。
在成果编制环节,充分利用了现代数字土壤制图技术。依托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卫星影像等数据源,采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实现土壤类型和土壤属性的快速高精度制图。
“此外,土壤三普还构建了运行高效的信息化工作平台,包括一个面向国家、省、市、县各级用户的桌面端系统和外业调查、样品流转、质量控制、专家管理、土壤生物调查等五个移动端APP,所有普查数据在线实时传输。”吴文斌说,平台实时调度工作进展,准确掌握各环节按规程规范要求落实情况,实现了“数据汇集一个库、业务工作一张网、智慧调度一盘棋、分析展示一张图、过程控制一体化”的数字化管理目标,大幅提升土壤三普运行效能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已如期圆满完成全部外业调查采样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需要在四年内完成,目前工作进展如何?对此,杨鹏表示,三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按照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全力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完成普查试点,推动各地加快普查调查采样和测试化验,推动相关专题调查,构建土壤资源库等,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具体而言,一是完成普查任务试点。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择优选定工作基础好、积极性高的88个典型县开展试点,并选定了8个省份开展省、市、县联动试点,检验了技术路线、规程规范和工作体系,为全面普查做好了充分准备。各地及时完成8.8万个样点的普查试点任务,覆盖耕、园、林、草等农用地面积3.3亿亩,形成试点县土壤类型图、土壤属性图、耕地质量等级图等成果,为地方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二是圆满完成外业调查采样任务。各地组织1.5万余支外业调查采样队伍,克服日晒雨淋、地形复杂等困难,背负器材和样品,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截至2024年11月15日,如期圆满完成全部外业调查采样。其中,表层样点完成279.3万个,采集混合样品279.3万份。典型剖面样点完成7.9万个,采集发生层样品31.7万份。2123个县完成了外业质量县级自验,1269个县完成了省级质量验收。
三是有序推进内业测试化验。各地组织390家样品制备机构和865家检测实验室,在采样高峰期加班加点、日夜奋战。截至2024年11月底,样品制备进度达99%,检测进度达88%,近2000个县完成了样品检测,520个县完成了内业数据审核,部分地区已开展内业质量验收工作。
四是加快资源库构建。目前已完成国家级数据库搭建,累计存储成土环境、土壤利用状况调查信息和影像资料超过2亿条。土壤测试化验信息超过6800万条,启动样本库建设共计划存储约1000万份土壤样品。目前样品入库进度接近三分之一。
五是加快推进专题调查。结合普查试点,在盐碱地集中连片、面积超过10万亩的198个县完成了重点区域盐碱地资源调查。目前正在全面推进766个县的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布设了2100个国家级土壤生物专题调查典型样点。今年10月底,已完成全部外业调查采样工作。
杨鹏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有力有序推进土壤普查工作,强化责任落实,加快完成内业测试化验任务,指导地方扎实开展外业、内业质量分阶段验收,坚决查处弄虚作假行为,进一步保障普查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持续加强分区包片技术指导和分级分类培训,指导成果编制,加快全面普查成果的形成。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